學校要聞
“戰疫”最美身影 | 寒夜里的暖光——記長春科技學院后勤職工陳武星
供稿:黨委宣傳部 日期:2022-03-29 已瀏覽135次
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,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。3月份以來,吉林省疫情多點爆發,感染數量不斷攀升,來勢洶洶的病毒讓長春科技學院正常的教學生活被迫按下“暫停鍵”,確保師生生命安全成為重中之重,全校上下迅速打響了校園保衛戰,大家不做“局外人”,爭當“逆行者”,全心全意投入到這次抗疫戰斗中,用實際行動繪就了團結無畏、奮勇擔當的生動畫卷。
校園“疫”線,有這樣一個人,話語不多,默默堅守、默默付出,同事親切的叫他陳哥,學生稱他為陳叔,他叫陳武星,長春科技學院一名普通的后勤職工。

疫情期間,每天有許多快遞進入校園,如果不及時消毒或消毒不徹底,就會增加感染系數。發現這個問題之后,陳武星就發揮自己特長,設計制作了快遞接送平臺,方便入校的物品消毒、避免人員接觸。當得知校醫務室每天有學生進入可能存在交叉感染的情況時,他就搶時間安裝全封閉隔斷,確保師生安全。
崗位的平凡并不意味著渺小,默默無聞更不意味著無所作為。陳武星從事的工作都是一些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,比如木工、鍋爐設備維修與保養、安裝等,每天的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當當,休息時間很少,但他從不抱怨,而是腳踏實地的干好每一件工作。
根據疫情防控要求,保證人員靜默管理,需要對校園周圍加裝外墻網,時間緊,工作量大,接到任務后,陳武星和同事們立即投入工作當中,起早貪黑,不辭辛苦,利用很短的時間就完成了任務,筑起了一道“防護墻”。

陳武星默默無聞地為長科、為學生奉獻著,一些本不屬于他份內的事,他也會主動去做。每當有人問他累不累時,憨厚的他總是有點羞澀說道:“雖然這不是我的工作,但是都是長科的事,長科的事就是我的事,我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分子。”
危難時刻顯擔當。3月19日晚,校供暖鍋爐發生故障,導致供暖停止。時值疫情保供熱的非常時期,情況格外緊急。故障就是命令,搶險就是責任,陳武星看在眼里,急在心上。和同事們深入討論研究搶修對策,快速制定搶修方案。搶修現場,困難重重,現場作業空間狹小,爐口直徑不到1米,給維修帶來了極大的難度,面對異常嚴峻復雜的搶修環境,陳武星心中首先想到的師生的供熱問題,一次次將渣體外側的積灰積渣清除,創造有利條件,確保搶修步步為營、環環緊扣、順利進行。他多次爬進爬出爐膛,致使身體疲憊,呼吸困難,但最終依靠堅韌毅力和精湛技藝,克服各種困難,在狹窄、密閉及高懸的空間內進行修復……
寒風從門縫里飄進,刺骨寒冷……夜幕漸漸淡去,天色轉亮了。擰螺絲、緊固、固位、試運行……,經過一晚上的緊急搶修,鍋爐終于恢復了正常的運行,陳武星長長的舒了一口氣……
“天氣這么冷,如果不馬上修復,師生會挨凍的,我的心會不安的。”陳武星在平凡崗位上戰“疫”,用心、用力、用情,詮釋了高尚的品德和精神。奉獻,就是不計報酬地給予,螢螢爐火之光,映照的是一個大寫的“園丁”。

談起家人,陳武星心里總是很愧疚,父母都70多歲了,體弱多病,很需要人照顧,但他陪伴兩位老人家的時間少之又少,他以長科為家,有時候忙起來,很長時間吃住都在校內。本打算這幾天休息一下,陪陪兩位老人,沒想到,又被疫情打亂了計劃。陳武星告訴自己,那些沒能兌現的承諾,等疫情過去,要一個一個慢慢地實現。
今年的春天很“冷”,長科的生活很暖。
陳武星,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,他用自己的言行提升著長科的每一度溫暖,平凡的他做著不平凡的事!他沒有過多華麗的語言,只有為全院師生服務的滿腔熱忱!他是默默無聞的“幕后英雄”。
季羨林說過:“做一個好人其實很簡單,只要考慮別人比考慮自己多一些就行了。”閃光的人性并不都是偉大、壯烈的,往往都是平凡而又溫暖的。陳武星用自己的平凡,讓我們看到了寒夜里有一束溫暖的光……